首页 |
六问日本核污染水排海:何时到达中国沿海?海鲜还能吃吗?

发稿时间:2023-08-30 05:04:50 来源: 互联网

2011年3月11日,一场里氏9.0级的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对福岛核电站造成毁灭性打击,导致核电站1至3号机组堆芯熔毁。这场核泄漏事故,成为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大爆炸后人类历史上的又一场核灾难。福岛核事故后,核电站积聚了超百万吨核污染水。随着核电站积聚的核污水越来越多,在距离福岛核事故过去10年后,2021年4月,日本政府宣布要将福岛核电站的污水排入大海。


(相关资料图)

当地时间8月22日,日本政府举行相关阁僚会议后宣布,将从8月24日开始,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放入海。日本排放的核污水里都有啥?排污后何时到达中国沿海?海鲜还能吃吗?

Q1.日本排放的核污染水里都有啥?

日本核污染水中含氚、锶-90、铯-137、钴-60、碳-14等放射性核素。

极微量的氚对人体影响较小,但氚的氧化物能够最大程度地被肺脏组织和无损伤的皮肤所吸收产生内照射,会对遗传、生殖和生长发育造成严重伤害。

铯-137具有较强的放射性、挥发性以及活性,环境中的铯-137进入人体后容易滞留在全身软组织尤其是肌肉中,摄入量过大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放射性碘污染中131碘属于高毒性核素,进入人体后容易在甲状腺中积累,损伤甲状腺细胞,当损伤持续发生时,人体会发生低甲状腺素血症,严重的甚至导致癌变。另外,未成年人由于甲状腺代谢比较旺盛,受到的伤害相对比较严重。

锶具有很高的毒性,当大剂量的放射性锶进入体内时,会引起机体的急性或慢性损伤,因为锶与钙的化学性质相似,作为典型的亲骨性元素,容易影响骨骼和牙齿的钙化过程,导致畸变、癌变等,危害骨骼健康。

视频来源:中国科学杂志社

早在2021年,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海洋工程研究院张建民院士、胡振中副教授团队从宏观和微观两种不同的角度分别建立了海洋尺度下放射性物质的扩散模型,并实现了福岛核污水排放计划的长期模拟。其中,宏观模拟结果表明,核污水在排放后240天就会到达我国沿岸海域,1200天后将到达北美沿岸并覆盖几乎整个北太平洋

图源/中国科学杂志社

随后,污染物一边在赤道洋流的作用下沿着美洲海岸向南太平洋快速扩散,另一边通过澳大利亚北部海域向印度洋转移。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污染物的排放位置是在福岛附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污染物高浓度区域将沿着35°N线附近向东延伸,从开始的东亚附近海域扩散到北美附近海域。在第2400天时,中国东南沿岸海域主要呈现浓度较低的浅粉色,而北美西侧海域已经基本被浓度较高的红色覆盖

Q3.日本为什么不顾反对坚持排污?

日本2011年发生福岛事故后,为控制核反应堆的温度,东京电力公司向反应堆内注入大量冷却水。反应堆内的冷却水再加上雨水与地下水日复一日地涌入,核电站内不断产生越来越多带有辐射物质的核废水。

实际上,核污染水的处理方式,并不只有入海这一种选择!日本政府专家组发布的报告中,曾经提出过注入地层、排入海洋、蒸汽排放、电解释放、固化填埋等五种方案。

图源/央视新闻

在这5种方案中,将核污染水排入海里是成本最低的,预估需要17亿—34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02亿—2.03亿元。最昂贵的办法是将其固态化埋入地底,预估其成本是排放入海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2020年2月,日本政府负责处理核废水问题的相关委员会发表评估报告,列出了排放海洋和蒸汽释放两种方案,并称综合操作、技术、经济和时间因素来看,排污入海“更加切实可行”。日方称,氚排入海中对人类健康影响“相对较小”。

专家认为,国际社会迄今为止,将核废水排入海洋这一做法史无前例。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日本政府此举将构成典型的海洋环境污染行为,应承担相应的国际法责任。

不过,日方最终选择了排放入海这一“所需时间最短,花费也最少”的方案,打算把风险转嫁给全世界。

Q4.进口海鲜还能吃吗?

自2011年福岛核事故后,我国已经对日本进口食品出台较为严格的检测标准。进口日本部分地区食品、饲料等要提供日本政府出具的放射性物质检测合格的证明与原产地证明;各地检验检疫机构要对进口的食品进行放射性物质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口。2012年至今,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监测工作已纳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范畴。所以,大家既要保持警惕,也不必过度担忧,我们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海鲜,基本都符合国家检测标准,可以放心食用。

核废水对我国近海渔业影响很小,因为根据北太平洋洋流图,核废水将随日本暖流向西北方向漂流,并随北大西洋暖流率先抵达加拿大海域,随后在加利福尼亚洋流的推动下扩散至美国西海岸海域,最后经北赤道暖流抵达中国台湾海域并进一步扩散至中国东海海域,这个过程时间很长,且近海有来自内陆河流的河水注入,进一步减小了影响。

但是对于远洋渔业,核废水的影响相对较大,我国的远洋渔场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海域,其中西北太平洋海域也是核废水排放后首先受到污染扩散的海域。

因此,在选择和食用海鲜时,我们应该注意其产地和种类,并根据相关标签和信息进行判断。

Q5.日系化妆品到底安不安全?

日本的化妆品在中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2019年开始,日本成为中国化妆品第一进口国,直到2022年位置被法国取代。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中国化妆品行业TOP5进口国分别为法国、日本、韩国、美国、英国。其中,法国进口金额达到41.9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88.64亿元),占总进口金额的比例为24.98%;其次是日本,进口金额为41.6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86.23亿元),占总进口金额的24.77%。

那么,核废水排放是否会对这些日资化妆品产生影响?还能正常使用吗?

有行业人士对媒体表示,首先要以是否使用海洋原料对化妆品进行分类。核废水排放可能会对海洋来源的原料产生影响,如海藻、鱼胶原蛋白等。“除了直接来自海洋的化妆品原料外,还包括了一些放射性元素可能会被海洋生物富集,并被带入化妆品原料的情况。”

公开资料显示,日本政府并没有出台任何政策和标准强制化妆品工厂进行放射性检测。在发生地震后,日本化妆品工业联合会(行业组织)发表声明称:“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所释放到大气中的放射性物质不会导致化妆品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影响。”日本一些化妆品公司也增加了产品的放射性浓度检测项目。

根据我国《海关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规定,海关依法对各类海关监管对象开展核辐射监测,以防范放射性物质非法出入境。

Q6.日本行为是否违反国际法?

随着日本政府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水排入大海的计划即将实施,日本国内的反对声浪不断高涨。日本法律界人士表示,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违背了国际法义务。

日本律师户冢悦朗从事与环境污染相关的诉讼案已有数十年,他指出,日本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公约的缔约国,有义务遵守公约,强推核污染水排海计划违背了公约规定的义务。

日本律师户冢悦朗:《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92条规定,各缔约国有保护保全海洋环境的义务。第194条第3款规定应防止从陆地排放有毒有害物质,向海洋排放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核污染水,违反这些条款的规定。

相关阅读:一图回顾日本核污染水排海事件始末

资料来源:央视新闻、新华社、每日经济新闻、中新经纬、第一财经、新京报、中国科学杂志社、中国环境报、百度健康

编辑 代文佳

校对 李立军

责任编辑:mb01